紅綠燈的歷史其實并不復雜。從最初發明時的手牽皮帶轉動燈箱,到20世紀開始的電氣控制,從采用計算機控制到電子監控感應,其發展不超過150年。 ■英國人之所以選擇紅綠兩色,據說是因為當時英國婦女著紅裝代表已婚,綠裝代表未婚 1859年10月,英國一位紡紗工人想出一個用燈光顏色控制交通的辦法,他制造了一盞有活動遮沿設備的油燈帶到倫敦,可惜這個發明并未引起政府重視,后來由于英國議會大廈前時常出現馬車撞人事故,人們才再次重拾這項發明。 世界上第一盞正式投入使用的交通信號燈出現在1868年12月10日,這盞身高 7米,由德?哈特設計的紅綠兩色煤氣燈出現在議會大廈前的十字路口。一位警察手持長桿牽動皮帶轉換紅綠兩色:紅燈停,綠燈行。據說,英國人之所以選擇這樣的顏色,是因為在當時的英國,婦女著紅裝代表已婚,綠裝代表未婚??上У氖?,這盞燈的歷史只有23天,中斷的原因是煤氣燈突然爆炸使一位警察殉職。 ■美國人帶來紅綠燈的主要技術進步,3年內有60項與交通信號燈有關的發明獲得專利 英國人發明第一盞交通信號燈時,工業革命也在發生著新的變化。美、德崛起,新的發明開始更依賴于系統性的實驗和訓練有素的科學家。正如沃爾特?李普曼觀察到的:機械的進步不再是碰巧的、偶然的,而成為有系統的、漸增的。 交通信號燈便在美國人的系統性實驗中不斷進化,1914年,克里夫蘭市率先在街道中恢復交通信號燈,隨后紐約、芝加哥等城市也開始出現。這時的交通信號燈已從煤氣進化為電氣,這與現代的交通信號燈已經沒有多少差距,除了信號燈本身,美國人還完善了信號控制系統,1917年,美國鹽湖市開始使用聯動式信號系統,他們把六個交叉路口作為一個系統,以人工方式加以集中控制。美國還最早使用車輛感應式控制器,20世紀30年代,他們已經開始根據檢測器測量的交通流量來調整綠燈時間的長短,到了50年代,美國人已經運用計算機系統調節紅綠燈,并逐漸完善為今天的智能交通系統。 除了1926年英國人發明自動化控制器管理紅綠燈外,20世紀早期的主要技術進步都是美國人帶來的,美國專利商標局專利數據庫顯示,從1910年11月29日到1913年11月20日之間,共有60項與交通信號燈有關的發明獲得專利。而還有很多由警察等公共部門創造的技術,沒有申請專利。 ■中國人沒有發明黃色信號燈,但到了“文革”時期,一些人卻獨樹一幟地想要改變紅綠兩色的意義 紅綠燈的歷史不僅僅是一部技術的歷史,與人有關的故事其實才是最有趣的。比如黃色信號燈的發明者。 很多中文資料都認定黃色信號燈的發明者是中國人胡汝鼎,時間是1927年,不少文章甚至繪聲繪色地寫道:一天,他站在繁華的十字路口等待綠燈信號,當他看到紅燈而正要過去時,一輛轉彎的汽車呼的一聲擦身而過,嚇了他一身冷汗?;氐剿奚?,他反復琢磨,終于想到在紅、綠燈中間再加上一個黃色信號燈,他的建議立即得到有關方面的肯定。于是紅、黃、綠三色信號燈即以一個完整的馬路工具出現在世界上,造福后人。 但這種說法站不住腳,世界上第一盞紅黃綠三色、四方向的交通信號燈在1920年10月就已經投入了使用,這盞由警察威廉?波茨發明的信號燈,被安裝在了底特律伍德沃德大街和福特街的交界處,其三色燈光的含義與今天基本一致,亨利福特紀念館收藏了這一文物并進行展出。而用黃色代表“慎行”的想法也不新鮮,鐵路系統很早就開始運用,1899年,紐約、紐黑文和哈德福德的鐵路系統就使用了三色燈,紅色是“停止”,綠色代表“全部清除”,黃色代表“謹慎”。 中國人沒有發明黃色信號燈,但到了“文革”時期,一些人卻獨樹一幟地想要改變紅綠兩色的意義,讓紅色代表通行,綠色代表禁止。1966年8月24日,法新社的電訊中提到,北京的紅衛兵希望首都改名,紅綠燈系統應該改變。紅衛兵們提出的理由是:“不可設想,在一個無產階級國土上紅燈能成為停止前進的信號”。除此之外,紅衛兵還鼓吹用紅旗代替交通民警的白色和發光的指揮棍。幸好,改革紅綠燈的建議并沒有得到采納。 ■體型肥胖、帶著帽子、動作略顯夸張的紅綠燈小人,成為柏林市的形象標識 就在紅衛兵們津津樂道于改革之時,紅綠燈已經有了新的發展,除了技術革新,人們開始越來越重視視覺感受。 研究顯示,行人對有特定含義圖案的交通燈的感應度遠遠大于沒有圖案的紅綠燈,除此之外,此前的設計并沒有考慮到色弱、色盲人士的需求。于是,1961年,心理學家卡爾?佩格勞為東德交通部設計了一種新的行人信號燈,與現在我們使用的人型信號燈不同的是,卡爾?佩格勞的設計中,原本單調的圖案,不但變成了一個站立的和一個行走的行人形象,而且兩人體型肥胖,帶著帽子,動作略顯夸張。比起呆板木訥的西德紅綠燈小人,東德的小人面積更大,手臂和腿部更為突出,傳遞的視覺信號更為明顯,形象也更可愛。這個信號燈于1969年首次出現在東柏林的弗里德里希大街和菩提樹下大街的十字路口,受到政府的認可和民眾的喜愛,并很快推廣到全東德,不但出現在街頭,還出現在學生的教材中。 兩德統一后,眾多“東德制造”都面臨被淘汰的窘境,紅綠燈小人也差點遭此厄運,幸而在“拯救紅綠燈小人”等社會組織以及媒體的呼吁下,德國不少城市的交通部門重新采納了前東德設計的行人信號燈形象,它甚至成為柏林市的形象標識之一,成為了一種文化符號。
該信息出自 中國智能交通網
|